全本小说网 > 三国之季汉风流 > 第三百零一章·周公瑾巧计下武昌,诸葛亮空城退强敌

第三百零一章·周公瑾巧计下武昌,诸葛亮空城退强敌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三国之季汉风流最新章节!

    周仓皱眉道:“廖主薄,这些人来的实在有点古怪,小心点乱箭射走如何。”众兵士心中虽知道这是稳妥之法,可还是有些不忍,因为下面明显都是百姓的打扮,说不定还有他们的父老乡亲,不放他们进城,乱箭赶走万一伤了岂不是不好?

    廖化也是摇头,“总要问清楚才好。”向城下探头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我等特来投靠,请你们开城。”城下一汉子大声道。

    廖化久在荆州,知道当地人的口音,听汉子说话,却是武昌东边九江一带的口音。九江在江夏最东,靠近柴桑,怎么会跑到百里外的武昌呢?

    “你们哪里人?”廖化又问。

    “我等是九江人,特意赶来投奔周……”闹哄哄的人群又传来一声喊。不过最后几个字含含糊糊,城头并未听清。

    “为何不在九江,却到了武昌呢?”周仓大喝道。

    城下有了那么一刻静寂,先前的汉子大声道:“这里是武昌,不是蕲春吗?”

    周仓大笑道:“蕲春远在大江对岸,从九江而来不过长江走再远也就到武昌,怎么会是什么蕲春?你们到蕲春又做什么?”

    他那一刻满是好奇,又想着,特意赶来投奔周又是什么意思呢?蕲春、武昌都是江夏的地盘,他们为何要用投奔二字呢?

    城下有了那么一刻慌乱。汉子慌忙叫道:“快走。快走。这里是武昌城。不是蕲春,我几天前听说,周都督占据地是蕲春,我们找错地方了!”

    那人说完,迭声地催促众人离开。城下一时间,又是乱做一团,孩儿啼哭不已。有人骂道:“你怎么领路,这不是让我们送死吗?柴桑兵马多,容不下我们,去个蕲春都去不成,还怎么投奔周都督!”

    廖化愕然,周仓却是大怒。他已然明白,这些人都是九江的百姓,听到周瑜要攻江夏,这才迫不及待地赶来投靠。他也听说,蕲春已被周瑜兴兵攻打,难道这么快就被攻下了?

    不过江东军近万兵马,再加上近日传来的消息蔡家兵马也不怀好意的聚集,蕲春沦陷并非没有可能地事情。

    这些人连夜赶路,想必是要投靠周瑜,可路径不熟,这才一直急行,误认武昌城为蕲春。他们来叫城,发现不对,这才仓皇而逃。

    想明白这些事情,周仓实在怒不可遏,高声吩咐一手下道:“点兵,我要出城!”

    廖化诧异问道:“周将军,你做什么?”

    “做什么,你难道没有看到?”周仓伸手一指。“这些叛徒,竟然不等来兵,已公然投靠周瑜。我们若是不加以惩罚,如何服众?”

    “算了,让他们去吧。”廖化无力说道。

    周仓大怒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廖化,主公对你我信任有加,如今眼前百姓叛变,若不加惩治,叛逃之人只有越来越多。若是主公问起,你我如何交代?况且江夏初定,主公广施仁政,却没有恩威并施的手段,你我怎能不为主公分忧?”

    廖化满是无奈,“或许主公……”

    周仓冷笑道:“这么说,如果主公责罚,你准备一肩承担了?”

    廖化急道:“九江本就靠近江东,江夏又归心不久,百姓叛逃,如何能怪我?”

    周仓道:“你既然不准备承担责任,那就让我去追人。只要追上他们,斩了他们的脑袋,挂在城上,我担保以后再没有人想逃。主公问起,过错我周仓一人承担!”

    屠戮逃亡地百姓,无疑是件残忍的事情,廖化却已不能阻拦,无力的垂下头来。

    “要杀,也就杀几个就好。”

    廖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是自责,内心充斥着不安,周仓毕竟贼寇出身,对世事别有一番看法,此时却是冷笑一声,“假仁假义,杀几个和杀几百个有什么区别?你不喜欢,都算在我头上就好。”

    “你说的不错。”廖化退后几步,脸色苍白。

    周仓叹了口气,他本也没什么嘲笑的意思,见手下已点起千余的兵马,下城命令开城,已率队冲出了武昌城。那些百姓拖家带口,又带着大车,周仓知道,这些人跑不了太快,跑不了太远,他就算再等等,也一样能追上他们。

    城门咯吱吱响动的时候,声音传出很远。周仓飞快上马,手持长枪喝道:“追。”城门并没有关闭,显然所有的人都认为,周仓很快就会回来,用不着多此一举。

    廖化靠在墙头,没有任何命令,那一刻地他,看起来有着说不出的软弱。

    对于屠戮,他并不赞同,实际上,任何有些良知地人,都不会赞同这种做法。城中的兵士,说不定会有九江的百姓子弟。逃亡的百姓,说不定就是他们地亲人。

    可周仓做的也不错,甚至其实在卧龙先生舌战群儒时,蒯良说的也不错,有时候治乱无常,仁义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可他毕竟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年轻才俊,几时见到这等场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亲人被屠戮,而无能为力。

    周仓根本没有想的太多,他只知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了刘备关羽,这些人犯了错一定要付出代价。百姓已没入了黑暗之中,看不到踪影。可大车的隆隆之声还从远处传来,周仓紧抿嘴唇,很快带兵追到了数里之外。

    可突然前方没有了声音,那是一种极为古怪的静,就算是周仓,都是有些诧异。他仔细倾听,可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前方黑暗,所见均是朦朦胧胧,好像有大车停着,但是嘈杂声,孩子的哭声,竟然蓦地消失。

    周仓突然觉得手心冒汗,他感觉有些不对。

    这时候,前方突然传来嘹亮地哭声。是个孩子的哭声。周仓听到,舒了口气,情形很明显,这些人现了追兵,这才屏息,不想让追兵现。

    他策马提刀,离着前方地大车,已不过十数丈的距离。这时候。他又听到了一个声音。那个声音极为突兀,有如天际沉雷,又像是地底恶鬼呐喊。恍惚了片刻后,周仓终于醒悟过来。不由脸色苍白,一颗心砰砰大跳。

    那是铁骑踏地地声音!

    听蹄声隆隆,竟然有数百骑之多。那一刻,周仓几乎以为自己是错觉,深夜之后,怎么会突然有数百骑兵来到?

    在他正琢磨的时候,骑兵又近了几分,甚至让人可以感觉到铁骑冲过,带来地擘面疾风。

    武昌军已乱了阵脚,马儿不安的乱转,兵士不由自主的向后倒退,一时间也没有了主张。

    凌统催马挺抢,奔在最前。手臂一挥,箭如雨下。惨叫声不绝于耳,落在最后的武昌军,麦浪一样的倒下。

    凌统所率铁骑,不过数百之多,可武昌军千人步卒,又非精兵,竟然不堪一击。凌统射杀对手后,若依他的性子,多半早就催马挺抢,一枪杀了周仓!

    这对别人来讲,应是难事,可对凌统而言,却是轻而易举。

    他武功高强,马儿又远胜其余战马,阵前斩将,素来是他最喜欢的手段。周仓不算是他对阵的对手最弱的一个。可若是全速催马,凌统有信心,当能在到武昌城门前,刺杀周仓于马下!

    可凌统终于还是没有如此,因为他听从周瑜的吩咐,目标不是斩将,而是夺城。

    不等他吩咐,埋伏的江东步兵早就全速快步跟上,数里地路程,他们有信心盏茶的功夫冲到城下。

    兵不贵多而贵精,周瑜领兵,素来不倚仗数量取胜。他这次派到武昌城地江东步兵,可说是周瑜在柴桑的手下里,训练最为精良的步兵。

    这些兵士,平日来,就算没有战事,铁血训练也从未止歇。

    他们就算背着百来斤地军备,也可以不眠不休的急行百余里。这些兵士,速度虽赶不上铁骑,却可以说是铁人!

    如今他们只持兵刃,着着轻甲,带着挠钩,速度勇猛,竟然没让战马拉下太远。

    骑兵开路,步兵紧随,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跟随周仓和溃败的武昌军冲入城池,这是他们取城的唯一机会!

    廖化已察觉到远方的异常,虽是夜色甚浓,望不了多远,可远方的蹄声有异,凄惨惶惶的惊叫,城头上依稀听到。

    所以的人都知道周仓那面有了异常,可所有人都不明白到底生了什么事情。

    “廖主薄,怎么办?”兵士急问。

    廖化睁大了双眸。只想看清楚情况再说,可远方实在太黑,让他看不真切。所有的人都被远方吸引,却没有注意到有数十黑影早就从墙角拐出,然后贴着城墙,影子一样的向城门的方向移动。

    “廖主薄,要关闭城门。”一偏将建议道。

    廖化当然明白最好地方法就是关闭城门,可他怎么能这么做?他虽和周仓有矛盾,但是周仓也是忠心,虽然出身不同但此时显然有危险,关闭城门,就可能害死周仓。

    如果周仓死了,他如何向主公交代?他知道,在这里,他虽是主薄。可周仓却是城中的主宰,因为他是主公的心腹。

    那一刻,廖化心乱如麻,迟迟的不能传出任何命令。战机往往一闪即逝,他很快的错过了最佳的关城的机会,这时有兵士大叫道:“周将军回来了。”

    廖化抬头望去。只见到黑暗中纵出几骑,为首那人,依稀就是周仓。

    可远方的夜色中,夹着着尘烟滚滚。看起来像黑暗中冤魂在张牙舞爪。廖化大汗淋淋,只是道:“周将军一入城后。马上关闭城门。”

    “可城外还有我们地兵士!”有人不满道。

    廖化厉喝一声,“照我说的去做。”他那一刻,已然明白,他们中了对手地圈套。

    铁蹄翻飞,几里的路程,可以说是转瞬既至。周仓见到武昌城门的时候,只感觉一颗心都被蹄声激的跳了出来。

    此刻他却也顾不得自己的性命,冲着城头大喝道:“周瑜来了,不用管我,快关城门!”

    然而不管是犹豫不决的廖化,还是奋勇莽撞的周仓,都没有注意到城墙根也有人在迅即的逼近城门,几乎和快马赶到的周仓同时到达了城门。

    廖化终究还是等着周仓进城之后,再将城门咯吱吱地就要合拢,周仓已经闪身进入了城池,不由心中却仍是不安,回头望去,只见到跟在身边的不过数骑,剩余地兵马,都在数丈之外,不由心中一痛。

    他高叫道:“关城!”他顾不了许多,甚至想要下马,亲自帮助兵士去关城门,可只见到人影几道,窜入城中,手只一扬,数个关门的城兵已捂着咽喉倒了下去。

    “做什么?”周仓大怒,忍不住催马上前。一人翻身滚去,手中刀光一闪。马儿悲嘶,咕咚倒地。原来那人蓦地出刀,已经斩断了马腿。

    周仓猝不及防,从马上栽了下来。好在他毕竟习练有素,觉察不对,尽力向一旁滚过去。只见到刀光再闪,周仓头顶一凉,头盔已被一刀削了下来。

    他若是慢了一步,削下来地就是他的脑袋,而不会是头盔!

    想到这里地时候,周仓心胆俱寒,向城内一滚,那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只想远离危险。出刀那人不再追击,他的任务不是杀人,而是守住城门。

    城上的守兵大叫起来,他们终于现了对手,而对手已潜到了城门口。“快去关上城门!”廖化已现了事态的严重,声嘶力竭的喊道。城门洞中,本来安排有数十精兵,毕竟关城门用不着太多的人手,可周仓几人冲的太猛,一时间都是躲避开来,只怕被周仓撞死。这时见到不好,蜂拥而上,拼死想要关上城门。

    进城的数十个勇士分作两批,一批十来人,错落有致,死死的抵住杀过来的城兵,另外十数人,却对城门的构造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他们抽刀出来,飞快的在城门后面进行破坏。

    任何城门,显然设计都是用于抵抗外部,而内部反倒构造简单,可说是城门的弱点,毕竟城门是用来抵抗外来攻打。十数勇士动手,不用片刻的功夫,城门已经破坏的不成样子。他们用一切可能的东西。将城门抵住,这样就算对手杀过来,他们抵挡不住,城兵亦是暂时不能关上城门。

    相对勇士们地高效果敢,守城的兵士明显反应慢了很多。

    廖化已亲自下了城楼,督促城兵要将这些潜入赶出去。

    来破坏城门的只有几十个,一轮弓箭后,已倒下七八人。只要再给廖化盏茶的功夫,他相信。一定能将这些人驱逐出城洞。

    只可惜的是,他再没有任何时间。

    武昌军的骑兵这时已蜂拥涌入了城门,城门洞羽箭如蝗,先入城的兵士。已经被乱箭射成了刺猬,惨叫连连,一时间,城门洞处已变成了地狱。

    入城的兵士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本来以为入城就是安全,哪里想到入城就要送命。廖化脸色铁青。却再不犹豫,怒喝道:“射。”

    这时候城兵已蜂拥涌来。在城洞外里三层外三层地布下了防御阵营。盾牌兵、弓弩手、刀斧手均是虎视眈眈。

    可仓促之间,这些人的防御,却没有给城外地武昌军留下半分空隙。

    廖化知道自己又犯了个错误,可他已经骑虎难下。仓促之间,他不知道自家兵士里面是否又混入了江东军,只能全部射杀。若是去了城池的防御,他根本没有资本和江东军抗衡。就算错杀,他也无能为力。世事往往如此嘲讽,方才他还在为百姓被屠戮心中不安,到现在,他却要亲手葬送子弟兵地性命。

    又一轮长箭射出去,骑兵又倒下一批。

    所有人均是死不瞑目,他们没有倒在江东军的铁骑之下,反倒死在自己人的手上。弓箭手射的手都有些软,可城门洞尸体堆积,阻塞了通道,骑兵的速度终于缓了下来。

    廖化还不等舒口气,城头上的兵士已惊惶叫道:“廖主薄,有大兵杀来!”廖化心中大寒,透着城门洞望过去,只见到远方黑暗处,影影绰绰,无数暗影从黑暗中涌出,密集如蚁。

    廖化嗓子都已经喊破,“周将军在哪,带人守城,放箭!”

    周仓从城门只是躲出了片刻,便已经情势逆转,早在廖化下城之时便已快步走上城头,举目一望,不由吸了口凉气。廖化看到地不过是局部,他登上城头一望,才现这一会的功夫,满山遍野已尽是江东军!

    周瑜并没有带着骑兵冲进去,他早就勒住了马儿,他知道这时候冲进去,肯定伤亡惨重。不占地利,他地奇兵并没有任何优势。眼下,当是攻坚的时候。江东铁骑勒住,可步兵却是漫过去,很快地杀到了城下,涌入了城洞。

    身边江东军越聚越多,刀斧钩叉纷纷袭来。廖化虽奋力厮杀,可早就筋疲力尽。一棍袭来,他伸刀一挡,单刀脱手而出。江东军套索一勾,已将廖化扳倒在地,不等他起身,三四人已将他牢牢按住,五花大绑。

    城门一失,城头上浴血奋战的周仓露出惨笑,却仍旧拼死搏杀,最终却也仍旧不免力尽被擒。

    武昌军见主将被擒,更无斗志,城门处却传来一声高喝,“周都督有令。降不杀。”

    那声音极是嘹亮,响彻城楼,众人静寂片刻。回头望去,见到周瑜白马铁枪立在城门前,说不出的威武雄壮。

    一时间,本就有些失魂落魄的江夏军纷纷投降,周瑜一夜下武昌!

    天下间若论消息情报传递之快,没有人能比刘备手下更快,是以坏消息得来的也比较快。武昌失陷,廖化、周仓被擒的消息传来,诸葛亮已带兵到了武昌。

    然而匆忙之间带兵不过千来人,援救也不过九牛一毛,可是等到诸葛亮到了武昌才发现,周瑜竟然又已带兵出了武昌!

    诸葛亮心中生出相惜之情,若是换做了他,也必定这样行动。周瑜目前的计划果然不是真的要攻取庐江、淮南,而是要趁江夏军心未定之际尽最大可能消耗江夏的力量。

    只是想到此节,诸葛亮却没有丝毫担心,反而羽扇轻摇,微笑起来。

    片刻之后,太史慈匆匆忙忙的走来,禀报道:“军师,城外发现大队江东军,似乎正是昨夜攻城的兵马,还裹挟着武昌的弟兄。”

    见诸葛亮点头不语,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太史慈心中一定,又道:“启禀军师。众兵将已严阵以待,周瑜要来,绝对不能讨好。不过眼下有个小问题,那就是城门已被破坏,眼下正抓紧的修复,只要再给我们半个时辰,可粗略完工。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在城门后遍布沙袋,可抵挡对手的冲击。但是那样一来,我等出城攻击很是不便,到底如何来,还请军师示下。”

    原来昨晚江东军攻打城门,第一要义当然就是破坏城门。

    今日江东军再攻打,反倒给诸葛亮留下了极大的漏洞。

    然而诸葛亮却是双眉一扬,笑道:“不用修补了。”

    太史慈大为诧异,“军师,那敌人攻打过来怎么办?”

    诸葛亮微笑道:“就算两军对垒,我们也不必对他们有何畏惧,更何况眼下还有城池帮手。传令下去,让城头遍布我们的旗帜,然后城门大开,等待江东军的到来。”

    众人微愕,都觉的诸葛亮极为胆大。诸葛亮淡然道:“你们可是怕了吗?”

    众人精神一振,齐声道:“我等不怕,谨遵军师的吩咐。”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琴具倒是放在后面没有先弹,他只是坐在城头,摆了张桌子,放了壶酒,慢慢的品酒迎敌。太史慈就扮演诸葛亮旁边的书童角色,负责给诸葛亮倒酒。

    诸葛亮这个空城计却也并非空城,眼下怎么也手握千余兵士,和他带来的守城利器。

    而根据诸葛亮所知,周瑜、凌统带了大约两万的兵士而已。

    有太史慈在,对方想强攻城头,怕是不会容易,若是想从城门中攻来,倒合了诸葛亮的心意。

    周瑜当然不是司马懿,诸葛亮也不知道日后可能还要跟司马懿再来一次空城计,诸葛亮知道的一点是,他表现的越镇静,城中的兵士越有勇气;他表现的越镇静,没底的就会变成周瑜他们。

    诸葛亮一笑,见日头渐升,远方的天际突然变了颜色。那是一种战事的颜色!诸葛亮已看出,有大军向这里行进,而且看起来越来越近。

    兵将早就传令下去,全城严阵以待。诸葛亮却是又饮了一口。舒服的叹口气道:“该来地,还是要来了。”

    太史慈一直跟随诸葛亮,见惯了他漫不经心的神色,心中钦佩。应道:“其实他们不该来。”

    可无论该来不该来,尘烟越来越重,直冲云霄。周瑜显然不会以二人的意念为转移,再过片刻,大地微有颤抖,一队骑兵火烧屁股一样从远方的地平线冲了出来。

    诸葛亮不动声色,看着城下地动静。

    骑兵有数千之多,虽是疾驰之中,却是队列不减。从这点来看,这队骑兵训练有素。

    不过诸葛亮早非当年只在草庐之中诸葛亮,见识已多,一眼望过去,知道这队骑兵是不差,显示了良好的作战能力,但是比起张辽的西凉铁骑来,还是差的太远。

    骑兵越冲越近。诸葛亮甚至可以感觉到桌案在轻微的颤抖,可他连看都懒的看。只是喝酒。江夏军一见,更是信心大增。

    那队骑兵之后,就是列成方阵的步兵,步伐严整,小跑而来,气势汹汹。骑兵快近了城池,只见到城头遍布刘备诸葛的旗号,城门……竟然没有补建,不由惊奇交集,纷纷勒马。

    他们当然不知道空城计,更不敢确定,眼下是否为空城!

    为首一将,面色阴沉,赫然就是凌统。

    骑兵分列两侧,步兵快步上前,盾牌戳地,弓箭手散开,先是构成一道防线。盾牌后,刀枪林立,阳光一照,形成奇异地寒光。

    诸葛亮人在城上,见周瑜凌统将骑兵、步兵的搭配布置,暗自点头。

    贺齐的本事想来也是不差,若是疆场对决,诸葛亮没把握胜得过周瑜,可他显然不会为了一个单纯的胜负,左右自己的行事风格。

    否则就算能够击败眼前的江东军,他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江东军气势汹汹,当求一战,诸葛亮当然不会傻到送上门去满足他们的心意。他现在只需等,等待这股敌军锐气消失,等待他们攻击。

    他们想入城,当然要改换阵型,他们一攻击,肯定威力大减,这种时候,才是他出手的最佳时候。

    这次前来的江夏军不是武昌军,他诸葛亮也不是周仓。不要说眼前的数千兵力,就算再多几倍,只要诸葛亮太史慈在城头,周瑜就不用打算登上城头!

    根据诸葛亮地消息,周瑜带了万余兵士来援,可眼下诸葛亮所能见到,也就三千左右。想到这里,诸葛亮想笑,其余地人马并没有出现,有一种可能极大,那就是埋伏在后面,等着给对手致命的一击。

    诸葛亮当然不会和周仓一样,急急地出去激战请功,他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请功。他只是悠闲的喝酒,全然不将兵临城下放在眼中。

    旌旗招展,城头肃然一片,倒真地让江东军看不透虚实。

    城门都没有,可说是开门揖盗,可无论先来的骑兵,还是后到地步兵,均是狐疑不定,不敢入城。

    城下列阵已毕,鼓声一阵,两列兵士铠甲鲜明,从阵中簇拥出一人,那人面如白玉,气度不凡,正是江东大都督周瑜。

    周瑜出了阵中,向凌统望了眼,都看出彼此的狐疑之意。

    周瑜本来已经带武昌的兵马离开,只想再转战他地,然而却发现四处尽是江夏军,甚至长江以北还有西凉铁骑。

    于是二人在此回转武昌,在远方设置伏兵,只想先诱诸葛亮出城追击,然后以伏兵胜之!

    二人计划周全,却没有想到赶到这里的时候,诸葛亮正在城头喝酒,城门一个大洞,像是怪兽的大口,等着他们送上门去。

    城门都没有,可竟然没有人敢攻进去。

    周瑜心中有些不安,知道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这个对手,催马到了城前,扬声道:“城上可是诸葛先生吗?”

    诸葛亮终于放下酒杯,微笑道:“城下可是公瑾贤侄吗?”他一句话就激起了周瑜地傲气,这个诸葛亮,实在狂妄。

    可一想到这个对手给他带来的麻烦,周瑜还是压制住怒气,他想诱使诸葛亮出城,诸葛亮想诱使他进城,这本来都是件斗智斗力的事情。

    避开称呼不谈,周瑜道:“久闻诸葛先生智计过人,今日一见,却是大失所望。”

    诸葛亮装作诧异道:“公瑾贤侄何出此言?”

    周瑜不去理会称呼,肃然道:“想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凡有志有为之士,均以还天下太平为己任。”

    诸葛亮一拍桌案,城头赞许道:“贤侄所言极是。”

    他张口闭口不离贤侄二字,当是处在叔辈的位置上,城下江东军听了,心中满不是滋味。

    周瑜忍不住道:“孔明,你我本无半分关系,我年纪应该比你要大,这个贤侄二字,似乎有些问题。”

    诸葛亮哈哈一笑,摇头道:“我家主公带我恩同兄弟,你家主公也是如此,然而我家少主彭城侯却与你主公约为兄弟,你主公当为我主公子侄,公瑾也该为我子侄辈才是。”

    周瑜还没说什么,凌统已勃然大怒,就要领兵攻城。

    周瑜猛地抬手,止住凌统,又抬头望着诸葛亮笑道:“孔明,我等兵临城下,你好雅兴还跟我在这里论资排辈。”

    诸葛亮放下酒杯,向后一招,已有琴童将琴送来,“公瑾所言谬矣,不如说一说究竟是你兵临城下,还是你不得不回转吧?你试图消耗江夏,回转江东,可既然来了,便不要想走了。我军收缩兵力,你再进不得,后路已断,归去无门。若是你能在刘皇叔手下效力,我可担保江东小霸王不死。”

    周瑜心中惊凛,自己的算计果然已被眼前人看穿,耳边陡然响起琴声,赫然是十面埋伏!

    听到琴声,周瑜反而镇定下来,笑道:“既然刘皇叔盛情相邀,瑜便留下又能如何?江夏精兵收缩,又断我归路,这武昌城中,孔明你又有多少兵马?想来诸葛先生经天纬地之才,若是跟瑜同归于尽,瑜也算不亏。”

    诸葛亮的琴声高亢,没有丝毫停顿颤抖,长笑道:“诸葛亮颠沛流离,久居山野,彭城侯相会不才,刘皇叔重用在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当如何?”

    周瑜心中一震,已对眼前的这人生出了敬意,沉默许久之后方才下令,“两千人马试攻城门!”

    这世上多少惺惺相惜的英雄,最终还是要有一方化作碧血,周瑜只希望能先杀了诸葛亮,再从这江夏军队调度之中找出破绽!

    然而那琴声铮铮,没有丝毫错乱,周瑜眉头皱起,他确信自己的判断,城中应该没有太多兵马,可诸葛亮哪里来的信心?

    答案转瞬揭晓,数百兵士已逼近城门,甚至长驱直入。

    江东军一声大喊,士气大振。更多人蜂拥向城门处挤去,只想冲到城中去。

    跟随江东军呐喊后,是惊天动地地一声喊,然后城门处突然呼地一声响,紧接着寒风吹出。

    天地间的那声响,甚至盖住了城门口地寒光,却是遮不住城门处奔放的鲜血。

    在江东军冲入城门地那一刻,从对面已射来了无数的长箭。江夏军显然早就在另一侧埋伏,只等江东军入彀!

    弓箭如蝗,步兵虽有盾牌手遮挡,奈何整个城门道都是塞满了弓箭,甚至还有弓箭从空中飞落。

    终于顶着弓箭看到对面情形地江东军,突然吸了口凉气。

    第一波弓箭之后,面前还或蹲或站,五排数百江夏军。

    这些军士显然数量不多,然而手中却都拿着一个样式奇特古怪的弩箭!

    琴声铮铮,杀伐之气气冲斗牛,突然间城门内嗡得一声颤响恍若九九归一,十声颤响十支弩箭几乎同时发出!

    弩箭劲道之疾,速度之快,甚至盾牌手都来不及挡便命丧黄泉,而有的盾牌手直接被弩箭连人带盾一并贯穿!

    五排连弩手射完,仍旧是面色冷漠,可江东军却已心惊胆战!

    两千人马,转瞬不到五百人!

    “铮”城头上诸葛亮琴曲收音,城门洞中的江东军恍如惊弓之鸟,猛地一声喊,四散逃开。

    周瑜愕然望着诸葛亮,突然想起来刘铭刘备这些人,都格外注意奇技淫巧,先有马均,如今又有诸葛孔明!

    凌统看得目眦欲裂,请命道:“都督,统请命攻城,为弟兄们报仇!”

    “为了给两千人报仇,死两万人……若是最后捉不到诸葛亮,还不一样是输了?”周瑜叹了口气,苦笑道:“既生瑜,何生亮啊……”

    周瑜凌统退兵离去之后,诸葛亮收起瑶琴,嘴角噙着微笑。

    太史慈站在诸葛亮身后,同样泛起笑容,可片刻后又迟疑道:“军师,眼下他们虽然退兵,可兵力投入江夏,仍旧锋芒不减,如何击败他们?”

    “我又何必击败他们?”诸葛亮起身遥望周瑜退兵的方向,轻轻转头望着东方,“只要等着比我们更急的曹孟德得手,周瑜就不得不带兵回去。而周瑜一回,柴桑虽然还可能留下个陷阱,其他地方,总该让江东交出点利息了。”

    遥遥退去的江东军中,周瑜也没工夫感慨着诸葛亮的奇谋巧手,同样眉头深锁,望向了江东所在。

    算时日,曹操该是已经开始动兵,准备迎战袁绍,而曹操一动兵,孙策也定然会出手……孙策出手,则或许就有存亡之危!

    而远在江东的孙策,此时却不知道江夏进退两难的困局,仍旧逸兴遄飞的准备勘探北上道路!

    在广陵靠近兖州的一座山峰上,孙策为看营寨看的清楚,倒是登了颇高。

    从山上望下去,只见到松柏如涛,碧波起伏,有如怪兽盘踞。

    曹操的营寨虽然坚固,可已经有了破绽,兵力不足以补完这样的阵型寨磊,孙策嘴角露出笑容,他已有信心破之!

    “今日勘测至此为止,下山!”孙策仍旧带着笑,手一挥身边周泰等人已跟着准备下山。孙策虽然仍旧喜欢亲力亲为以身犯险,但如今身为吴侯,终究身边也是少不了人。

    等快近了山脚,众人舒了口气,脚步轻快,均想穿过那片密林,从原路返回,只要再行一段距离,就可回转营寨睡个好觉。这时候,孙策却是蓦地止住脚步。

    众人唯孙策马首是瞻,均是停住,带了不解之意。孙策却问,“我们在这里派了哨兵?”

    他说完话后,闭上了双眼,神色肃然。

    众人这才想到,原来孙策登山的时候,在山脚留下岗哨,若有事情,当及时通知。这时孙策下山,哨兵应出来迎接。

    可没有人站出来,这说明哨兵出了意外。

    众人一凛,已知道事情不对,孙策闭上双眼,双耳却是倾力听去,一颗心陡然揪了起来。因为他灵台清明的那一刻,已听出林中、岩旁、沟壑、坡后隐隐的传来微弱的呼吸声。

    那种呼吸极力压制,却如洪荒怪兽般潜伏,这附近,不知何时,已埋伏下数百的人手,而且看起来,个个都是高手!

    他凝神倾听下,已发现山脚四处,都已布下了伏兵,而且听一呼一吸之间,武功绝对不差,这让他暗自心惊。

    他来到这里观察敌营动静,并非刻意安排,但这些人埋伏在这里,显然是等待已久?

    谁的伏兵,曹孟德?他在每一个可能攻入兖州的地界都留了伏兵显然不可能,那究竟是谁泄露了自己的行踪,让曹孟德等自己上钩?

本站推荐:重生落魄农村媳重生之贵女平妻盛世医香重生七零美好生活折锦春秦楼春凤回巢最强医圣江南第一媳锦宅

三国之季汉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全本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锋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锋武并收藏三国之季汉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