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商道:大汉口茶商 > 第二十一章 借款X品质X机器 (下)

第二十一章 借款X品质X机器 (下)

推荐阅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商道:大汉口茶商最新章节!

    &nbsp:&nbsp:&nbsp:&nbsp:  蔡英武微笑地抬了抬手,示意张捷和先讲,曾清平直视张捷和,倾听他发言。

    &nbsp:&nbsp:&nbsp:&nbsp:  张捷和点头答道:“主要还是那三个老问题。第一,因为茶园昨岁秋天才从雷家购置过来,鲜叶从昨天才开始正式采摘,砖茶所用几种面、里茶鲜叶,要到今年秋天方能采齐;而原来雷家遗留的茶叶和外厂收购的茶叶渥堆发酵时的翻堆火候和茶叶水分均为欠缺,色香味并没有达到上佳的程度,还不能让我满意。第二,土制蒸锅效率低下,不但要多人来侍侯,而且火候较难掌控;又需要大量柴火,一遇落雨天柴火湿润,开蒸时房前屋后乌烟瘴气,凡此二者常常影响茶叶的香味。几年前汉口的顺丰、阜昌等俄商茶厂使用的蒸气机,一则烧煤,易于囤积,发热又快又好;二则机械内火候更容易掌控,更容易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第三,土制砖压机机械虽简单,但操作复杂,每次需要至少四人相互配合压下、抬起粗粗的杠杆手柄来压制砖茶,那场面被见过的俄人讥笑为马戏团表演,而且效率既低,压制不实,废品又多。汉口俄厂使用的水力砖压机,操作既简单,每台产量还比我们多两成半,而废品竟仅为我们的两成之少。总之,如继续沿用土法制砖,则后面这两个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依然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点点头,直视蔡英武说道:“以这样的砖茶品质,只怕我们手头中小俄商的订单不久也会转到阜昌、顺丰手里了。价格我们不比他们便宜,品质又差,味道也次,效率又低,废品也多,税、厘年年上涨,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比俄厂低了许多,几乎每一项都不如俄厂。我们现在唯一的优势在于,以晋商为代表的清商老祖宗们,百数十年里不断远赴恰克图创下的‘川’字标,俄、蒙老百姓手一摸到这凹出的‘川’字“三道杠”就笑逐颜开解囊买茶,俄厂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他们这一饮茶习惯而已。如果若干些年后,他们中有人发现俄厂产的‘火车头’、‘牌坊’等标的砖茶,味道比‘川’字的好,茶砖压制得又紧实又不容易散裂,一传十,十传百,他们是完全有可能改变旧习惯,转而养成饮用俄标砖茶的新习惯,只怕那时我们都得回家卖白薯了。”

    看☆7正版b章,z节2上酷√|匠$网,1

    &nbsp:&nbsp:&nbsp:&nbsp:  蔡英武点头称是,无奈地说道:“这批砖茶虽然品质有待提高,但是如果不交货的话,光赔给俄商的赔偿金都得几千两,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信誉。所以是我做主同意交货的,不过我也实在没辄了,不交这些又无茶可交。就这些砖茶,都是千挑万选过的,太次的都留下来卖给散商。至于蒸气机和水压机的问题,恐怕不是我们一时半会能解决得了的。一则资金耗费巨万,这两样机器从欧洲一路运过来,就是纸糊的怕也值个万把两银子,还别说是两样精密机器。恐怕大东家和二东家都不会同意,不光他们,目前来看,羊楼峒恐怕也还没有哪家大清茶行能承受得了的。二则不能光来机器,还得有会开机器的人。如果请数位洋机师,每月工食银只怕没有一千,也要五百。如果要派自己人去外国学习,只怕要三五年才有小成,一来远水解不了近渴,二来衣食住行学杂费花销必不会少,三来万一学成不归留于外国得不偿失。”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屡屡点头,沉思片刻说道:“嗯,你说得有道理。假若有朝一日我大清也能制造这些机器,培养出能开机器的人,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就真的不再是问题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象英、法、俄等列强一样有一个全力支持和配合商人,急商人之所急,想商人之所想,精诚团结、孔武有力的朝廷就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了。一则,可以引进各种急需的机器;二则,可以引进制造机器的技术;三则,可以派留学生远涉重洋学习制造技术及使用、保养等技术;四则,可以延聘洋人机师到大清传授这些技术。凡此四项,我辈无忧矣!”

    &nbsp:&nbsp:&nbsp:&nbsp:  张捷和摇头说道:“可惜朝廷除了收我们商人的税、捐外,对我们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更别提是支持和配合。如今的制台李大人也并不象其弟中堂李大人那样支持洋务,对商人也没有实际的帮助和提携。若不是大东家和制台大人私交不错,恐怕我们茶行的厘捐等杂费不可能减三成的。现在别的茶行还不知道这事,不然捅上去了可要闹腾一番了。假若以后湖广出个全力支持洋务、提携商务的总督大人,必然可以向朝廷促成引进机器及机师之事,而今咱们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闻言叹道:“话虽如此,只怕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即便碰到了好总督,我们三人也已经韶华不再,早已解甲归田、采菊东蓠了。”

    &nbsp:&nbsp:&nbsp:&nbsp:  蔡英武笑道:“曾总办讲笑了。你年未逾三十,即使再过二十年,也仍不惑之年,尚未及知天命,何谈解甲归田?魏武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三人呀,不到七老八十,别谈退隐山林的话了!呵呵!”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张捷和闻言也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穿出茶行,响彻云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站推荐:

商道:大汉口茶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全本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月之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之炜并收藏商道:大汉口茶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