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下)

推荐阅读: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s.net,最快更新商道:大汉口茶商最新章节!

    &nbsp:&nbsp:&nbsp:&nbsp:  本书将会系统地将中日四百多年的恩怨情仇整理后系统地揉搓描绘出来,尽量让读者都能看得明白。近、现代中日数次大战究竟为何?根源在哪里?因是如何种下的?相信用心看完的读者都能找到答案。

    &nbsp:&nbsp:&nbsp:&nbsp:  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三十年来,人民的荷包充实了,食品和服饰也丰富、多彩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等等等等……。可是,常言道:“有得必有失”。化纤、棉质的衣服多了,丝绸也不大出口了,曾经繁荣的丝绸厂垮了,千家万户的养蚕人转行了,数千年的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丝绸一条龙产业从神州大地州县省市中成片消亡。眼见的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桑林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陆续地被砍伐而尽,或者改成菜地禾田,或者建成瓦屋洋楼。于是,儿时曾经浸润沐浴在和暖的春风中,匍匐攀爬在婆娑的桑林间,大快朵颐枝头那满眼或紫或粉如糖似蜜的桑椹果时,那份畅快和满足以后只怕在梦中才能回味、怀念得到。而如今,千万小朋友也更没有多少机会能享受得到如此美事,如此美味。即使想吃桑果,也只能吃到父母从超市里买来又少又贵的那一小盒:看着大大的,紫紫的,可吃起来,却是那般酸涩!

    &nbsp:&nbsp:&nbsp:&nbsp:  更让人怀念的是儿时逢年过节,县城大街上张灯结彩,鞭来炮往,人们喜迎龙灯、狮舞、采莲船的巡游表演队,热闹地观赏着他们的舞蹈和唱词。无论是歌者舞者,还是观者听者,那种怀着对美好新生活的渴望,对美丽新世界的向往,由然而生的幸福感都洋溢在眉开眼笑的脸上,仿佛在向今天的人们诠释:何为年!何为节!今天的大多数人,如同被糖罐裹着,生活甜甜蜜蜜,无忧无虑,自不必等到过年才包顿美味的饺子,一大家子人吃得其乐融融,也不必等到过节婚宴才杀只猪,吃碗现时的年轻人只会掩面嫌弃,而那时却是大受欢迎,蒸得软烂的大块肥腻五花肉(甜蒸肉、梅菜扣肉)。于是,也自不必为能吃到饺子、肉食,更不必会为区区能填饱肚子这类只有边远山区才用得着操心的事,因而对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冬至、春节(立春)等旧时国家公祭节日,以及民间庆贺丰收等项各种喜庆民俗祭祀,对大自然或老天爷赐予之农民伯伯双手捧起的黄灿灿粟谷、稻谷、包谷、洋芋这类赖以活命的粮食,自然都用不着深入了解和悉心参与,也用不着怀揣着感恩之心,欢天喜地活在这个世上。那么,这些传统和民俗关年轻人何事?又怎能指望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日日不知对食物感恩的年轻人去传承这些本因祈祷或庆贺丰收而产生并流传的文化习俗?有这时间不如喝喝小酒,泡泡美眉,打打麻将,玩玩游戏,蹦蹦迪,溜溜冰,听听歌,看看秀!

    &nbsp:&nbsp:&nbsp:&nbsp:  再加上国家政策和安排有意或无意的漠视,传统和民俗渐渐成了或有或无的东西。除了无法忽视的春节和中秋外,其它的能省点事就省点事,反正节日也够多了。忽然一天,一只劈头盖脸到处惹事的“棒子”挥到全国人民头上时,才瞬时将一些上班时间昏昏欲睡的“官”们打醒。猛然惊到:如果自己再不正视,老祖宗们过了几千年的传统节假日(甚至筷子)都快被讨人嫌的“棒子”全部抢光,如何对得起祖宗们呕心沥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繁衍我们之恩情!再说,老子不要的东西你他娘的也别想抢!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排上了日程,端午自然有假了,清明也不能放过,万一那帮不要脸的伙计要把清明申遗如之奈何?甚至,连元宵节也沾光跟着成节日放假!喂!我的头!谁扔的鞋!还是香港脚!什么?我丫鬼扯?什么?元宵节不是节假日?难怪老家湾里从今年起正月十五不再舞龙灯呢!原来不是法定节假日啊!是“非法”节日啊!那我就晕了,元宵节难道不是传统节日,没有包含着民俗文化?凭什么就不能成为节假日?喂!隔壁的“棒子”,你们那儿过不过元宵节啊!什么?过啊!好!大家伙再忍忍,等“棒子”再拿元宵节来申遗就有戏了!

    &nbsp:&nbsp:&nbsp:&nbsp:  无国亦无家。偌大泱泱华夏,就象一个直立行走的人,而组成这个人身体组织的细胞便是一个个的家。家的生活质量、红火程度,家庭成员的修养素质、公德品格直接关系到每个细胞的活力,也就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状况、生病与否。看一个国家的优点、缺点,莫过于看这个国家的家庭、成员的优点、缺点。正如大量细胞或者一大块器官发生病变,将会直接把人送进医院一般,吃药、打针、化疗亦不见得能有好转。如果这个国家的家庭和成员,普遍喜欢贪图小便宜,以抢夺、侵占、欺骗他人金钱财物为己任,那么,这个国家自然也不会大度公平到哪儿去。如果这个国家的家庭和成员,普遍喜欢以财富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好坏,一心追求巨款、大宅、豪车、华服、靓包却不愿付出一丝一毫的劳动,那么,这般的国家自然也不可能高雅正直到哪儿去。如果这个国家的家庭和成员,普遍喜欢说大话,说假话,说虚话,压根就不说掏心窝子的实话,那么,如此的国家自然也不能诚信真挚到哪儿去。如果这个国家的家庭和成员,普遍喜欢做诸如在狭窄的电梯里抽烟、街道上横七竖八随意停车、喝完的中药渣倾倒在路中间、买东西从来不愿排队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此类毫无公德心的行为,那么,这样的国家自然也不可能有公德心到哪儿去。因此,要让自己生活的国度,大度公平,高雅正直,诚信真挚,有公德心,就必须从我做起,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最终才能拯救自己热爱的国家。

    &nbsp:&nbsp:&nbsp:&nbsp:  有家方有国。一个家中,最重要的人不是辛苦赚钱的男人,而是华夏大多数家庭中既要悉心相夫教子,又要精心烹制美食,投资理财的女人。女人如花,花开万种,各有千秋,各有所爱。本书中通过两位女主角和数名女配角的性格写真,描绘了这繁花似锦的女人世界。如何寻到一朵于己于家大有裨益的娇艳鲜花,相信男性读者们看完本书,心中自会有所定论。而如何将自己改变、修缮成一朵于他于家大有裨益的娇艳鲜花,相信女性读者们看完本书,心中也自会有所计较。

    &nbsp:&nbsp:&nbsp:&nbsp:  感谢黄陂曾家大湾及“宗圣祠”,让我找到了开头的灵感,也让中、俄之男、女主角有初次相识相知的机会,才能慢慢展开故事。这里我再次倡议各级人民政府能够少建些花费巨万各种名目的形象工程,主动保护修缮诸如“宗圣祠”、“安氏大院”这类的文化古迹,留住文化的根,留住后人的念,善之善者也。同时也要感谢刘兰芳、单田芳等老艺术家,能够承上启下,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评书艺术,更希望这些老艺术家的徒子徒孙们能够更好地将这一棒努力接下去,别让我们的子孙们无书可听,艺术断层。感谢谷歌搜索、360搜索、有道搜索及维基百科、百度百科、360百科、互动百科、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网站网址(ps:排名不分先后),让我在网路上搜索到不少有用的资料及图片。感谢提供这些资料和图片的原作者,如果书中有涉及到文字图片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笔者及出版社。感谢同学杨松先生赞助《天下茶仓--汉口东方茶港》(许甫林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一书,让我获益良多。再次表示感谢!90度鞠躬!

    &nbsp:&nbsp:&nbsp:&nbsp:  几年前就在构思、腹稿这本小说,到今年年底才终于鼓起勇气动笔。我想通过这篇小说把我自儿时起到成长道路中,所有脑海中关于江、海、外务、贸易、历史、经济等一些思想片断,以及对茶叶、茶叶之路及商道和人生的一些想法和感悟表达出来,让我脑中的电流符号3d打印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喜怒哀乐善恶分明有血有肉。或许能因此找到同我所想之喜闻乐见高山流水者,或者拙文之商业历史资料和为人处世态度也许能为他人所吸收和感误。虽然也许我的大历史观的诸般想法和浅见在时下的中国颇显非主流甚至另类,而国人身上的许多固有的疴疾也并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善、根除(这些疴疾在我身上亦有),但这些思想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我鼓足勇气来将其表达出来。亦或板砖四起也无妨,姑且算是自娱自乐吧,或者也算是对我十来年深圳工作、生活的一个总结。哪怕文笔粗劣不堪,想法幼稚简单,故事单薄难看,即使将来不能将其坚持写完,亦或不能将其付梓,都无愧我心。因为我做了我该做的事,做了我想做的事,何悔之有。

    &nbsp:&nbsp:&nbsp:&nbsp:  由于本人文笔实在粗鄙,加之前部有许多解释性与伏笔性文字,及许多小时耳濡目染而今却在慢慢消失的民俗文化活动,因此读者们阅读起来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面目可憎。还请大家多多体谅,能静心耐心用心看下去,后面的文字会更加简洁,故事性会更强。多谢!多谢!

    &nbsp:&nbsp:&nbsp:&nbsp:  为了让人物名字容易理解容易记忆,所以本书除了东坡先生、曾文正公等等数人用了字、号、谥号外,其余出场历史人物统一直呼其名,实属不敬,万勿怪罪!本人学业一无所成,错漏在所难免,请及时指正。拜谢!

    &nbsp:&nbsp:&nbsp:&nbsp:  最后以写本书所得的一句感言结束,以警自己,与大家共勉:

    &nbsp:&nbsp:&nbsp:&nbsp:  常怀敬畏之心,常怀公德之心,遇事常易位而思之;常怀知足之心,常怀感恩之心,逢难常逆水而进之。

    &nbsp:&nbsp:&nbsp:&nbsp:  为了向钟爱的港片致敬,还必须加上这最后一句:

    &nbsp:&nbsp:&nbsp:&nbsp: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_更4;新最@:快上酷匠t网

    &nbsp:&nbsp:&nbsp:&nbsp:  月之炜9于武汉黄陂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站推荐:

商道:大汉口茶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全本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月之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之炜并收藏商道:大汉口茶商最新章节